5.25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关爱自我心理健康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其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这个节日的设立旨在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引导大、中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调整自我
Adjusting oneself
每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或许不能从一开始就成功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良好的状态应对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问题,所以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心理困惑。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问题
(一)过度的自我接纳。过度自我接纳的人,他们容易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往往高于实际,过度自我介绍很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对自己提出过高要求,会因为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和义务而导致产生挫败感。
(二)过度的自卑感。自卑感是对自己的不满是一种自我否定的情感。自卑心理往往使人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会封闭自己,即使原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其实也会由于没有信息而主动放弃。
(三)消极懒惰。有的大学生认为寒窗十余载,到了大学可以轻松自由了,慢慢开始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自我发展目标不明确,出现躺平摆烂现象。
二、人际关系问题
有的学生在上大学前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与他人交往和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时,他们既感兴趣又害怕,从而导致出现回避活动的心理。时间长了甚至拒绝参与活动,友好的人际交往圈就难以形成。还有部分学生因为人格因素以及对自己对人的认识问题,他们的身边缺少朋友而且很难与人深交,从而导致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产生许多的冲突与矛盾。人际交往问题往往在于大学生个人的性格原因,大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普遍偏弱, 不会处理学校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情绪问题的困扰
大部分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体验复杂而丰富,情绪容易受到内外的干扰而产生较大的波动,经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扰。大学生有着丰富、强烈而又复杂的世界感情,情绪的体验快而强烈,喜、怒、哀、乐常常一触即发,表现出热情奔放的冲动性特点。这种冲动性的情绪在群体中会变得更激烈。我们每天都展示给世界截然不同的情绪,每天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着不同的情绪困扰,据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情绪多变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自身因素。
四、各方面的压力问题
(一)学习与生活压力。我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难免会面对压力问题,而部分大学生感受到较强的学习压力,但如学生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或者其他心理问题,日积月累有可能造成心理障碍。
(二)情感困惑和危机。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上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刚刚进入大学的他们,角色一时间转换不过来,出现适应障碍,从而造成心理压力。
(三)交际困难造成的压力。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面对以上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一些建议。
致亲爱的同学们:
一、完善自我意识,勇敢面对真实自我
“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培育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全面的认识自我,首先我们要多角度的评价自我,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也可以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和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等。其次我们要积极的悦纳自我,悦纳自我就是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一个人只有欣然的接受自我,才能有信心去面对真实的自我。
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一)应对反对。梳理自己的价值观,明确自己喜欢的、看重的那些价值是什么。然后思考对方的价值观是什么,在两者间清楚地划出界限。
(二)应对愤怒。选择一个平静的时刻向愤怒者摊牌,告诉他们你不喜欢他们咆哮发脾气,如果再吼叫,你就离开房间。或者在当下直接告诉对方,别叫了,平静下来再谈!
(三)应对改变。改变可能是分手、离婚危机等等。告诉自己,“危机并不等于危险,只要鼓起勇气小心应对,危机也可以是个人成长和赢得更好生活的巨大机遇”。当你觉得一个人难以应对改变可能带来的危机时,可以寻求心理热线、心理咨询、支持性团体或社群的帮助。
(四)应对抛弃。我们在爱的关系中感到被抛弃的恐惧,其实是我们童年恐惧的成人版。我们会觉得,要是被抛弃了,我们就活不下去了。要清楚地告诉自己:这只是我的幻想,不是事实!
三、稳定自己的情绪
稳定的情绪不仅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还可以平衡心态。当我们有情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情绪转移法,比如通过跑步、唱歌等方式将情绪发泄出来;也可以找一个身边信任的朋友,将自己的烦恼倾诉给他,在朋友的引导下合理的将情绪发泄出来;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等方式发泄情绪。学会适度控制与调适自己的情绪,写下压力和苦难的事。
四、正确看待压力与挫折
(一)合理定位。定位好自己的焦虑,不能拿自己刚起步的和别人已经起步很久的成果相比。
(二)环境压力。写出什么环境因素带来的负面情绪,并且直视这个环境因素,改变它或者改变自己。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难度排序。将需要解决的事情排序并且标明难度,选择需要自己“踮起脚来刚好能够到”的事情进行解决,更好地做情绪的主人。
五、坚持锻炼,坚持学习,保持愉悦好心情
坚持运动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泌多巴胺让我们保持好心情,帮助我们脱离大量的恐慌和焦虑。空闲时间可以安静下来看看书听听音乐,保持愉悦好心情,积极乐观地面对世界。
我们要学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接纳自我,悦纳自我,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独特性,并在人群中自信独立,绽放自我。我们大中学生应当懂得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将爱自己进行到底!每年只有一天“5.25”,但希望大家每天都可以“我爱我”。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拥抱,摸摸自己的头,对自己说声“辛苦了”!
作者|钟惠金
编辑|康慧
资料来源|百度、《大学生心理健康》陈燕主编
初审|郭莹莹
终审|郭泳君
惠卫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