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读书健康月系列推文||努力助燃器之身心合一

读书健康月系列推文||努力助燃器之身心合一

老子在《道德经》十章中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句话普遍认同的解释就是,精神和身体结合在一起,能够不分离吗?营,通魂;营,通魂,就是魂魄;抱一,就是合一。即守住,指的是,合一就是守一,守住那个,因为是整体的,包括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合一就是人的精神意志与身体合一的状态。

 Part.01 球场上的球员如何赢得内部比赛?

放松的专注,从根本上找到自信,不心存执念,头脑冷静、身心合一。

由此可见,身心合一是一种对精神和身体都不错的办法,也能够让我们努力的效果达到最好。

Part.02   身心合一的步骤: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比如你要练琴,那就告诉自己: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而不是我要练琴半小时这样宽泛的目标。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如果目标太大,那就将它分解成小目标,这样做也是为了使目标更具体、精细。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谁都知道专注的重要性,但沉浸的关键是要做到极度专注,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好,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

所以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Part.03 专注·努力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一般而言,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识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不足。缺少反馈,我们既容易出错,又容易走神,而且很难快速提升个人能力。因此,有教练指导是极好的事,有老师批评也是好的,闭门造车式的练习不仅容易让人分心走神,也会让自己长期在低水平层面徘徊。所以,想方设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是不断精进的重要条件。如果条件有限,反馈也可以通过书籍影像、与他人交流或者自我反思来获取。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二者都无法使人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以上方法来自于周岭的《认知觉醒》)

亲爱的读者,别再蹉跎时光,赶紧开始练,时间是不等人的。

作者|黄裕玉

编辑|林舒榕

资料来源|百度

初审|郭莹莹

终审|郭泳君

惠卫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